在线教育大裁员,突然失业的年轻人还好吗?
这是奴隶社会的第 2497 篇文章
题图:Photo by James Yarema on Unsplash.
作者:蒸包包,诺友,卡内基梅隆大学硕士毕业,产品商业化/理财规划/持续写作,是跨圈的折腾家,也是坚定的行动派。本文来自:人生执行官(ID:life_ceo);首发于:36氪年轻态公号后浪研究所(ID:youth36kr)。
写在前面:
这几周,K12 教培行业“凉”了。
无论好未来、新东方这样安然活了十几年的老牌传统教育老大哥,还是猿辅导、作业帮这种刚火几年,融资顺风顺水的小年轻,“双减”之下,众企平等。
有报告统计,因此而受到影响的教师、产品、运营乃至各个职业细分岗位的人,大约会超过百万,这还没包括因教育产业兴盛起来的上下游供应商。
点开朋友圈,总有几个在感叹行业的兴衰、个人的迷茫,其中也有部分人抱持着积极的心态,觉得自己早应该换换行业闯了。
浪潮之下,为了让大家看看此刻行业百态,我们专门采访了几十位来自不同教育企业、不同职级、不同职能、不同从业年限的朋友,用第一视角说说,“双减”政策下,人的底气哪里来,真正的出路究竟在何方。
(P.S.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K12 行业的震荡还在继续。
吴青是新东方的一名产品经理,负责做新东方网课的 App,对接的就是线下 K12 教育业务。
当我问起是不是最近政策冲击影响比较大,他叹了口气:“哎,不是比较大,是非常大啊。”新东方的 K12 业务主要就靠线下小班盈利,各大节假日的补课班养活了学校、老师和一批相关业务人员。
这一轮“双减”政策,一句“不允许周末、节假日、寒暑假补课”就断了整个业务线的干粮。也难怪,俞老师会在内部会议上掉下热泪。
吴青告诉我,新东方大概率会对学校进行裁员,业务和销售基本都在减员的名单上,他所在的产品技术部门虽然影响最小,但也会进行人员的优化。
工作近十年的他,也陷入了迷茫。就在几个月前,他才刚刚从一家大厂跳到这里,他的领导告诉他这是最朝阳的领域,资本喜欢,机会多多,然而这短短几个月就换了人间。吴青并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也会收到一张裁员通知。
▲ Photo by hassan on Pixabay
而震动并不只在 K12,教培领域的从业者都有自己的忐忑。
June 在一家职业教育公司做运营,她的东家是这个领域的当红炸子鸡。在这一次“双减”大潮中,职业教育不仅没有被波及,还被众多围观群众认定为下一个风口。
对此,June 却并没那么乐观:“整体教育行业萎缩了这么一大块,唇亡齿寒啊!现在只有成人教育职教,整体从业者量级又那么多,很担心以后职教市场没有那么大空间,受到政策影响又得换。”
这一次的 K12 行业大改,June 看到了很多身边的同行、曾经的朋友和同学纷纷被裁员,她忽然也开始紧张了 — 毕竟,自己所在的行业如今越发高调,活像是前几年的 K12。
“我这几天的焦虑值都到了顶峰,我在想我之前是不是太安逸了,如果我这个行业也没了,我还能做点什么呢?”
1
企业的阵痛,
普通人头上的大山
新政落下,对行业是一个调整动作,但落到每一个职场人头上却都是一座山。这山,来得突然而沉重。
▍年轻人:没那么容易放下
行业震动下,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本应该是影响最小的群体,毕竟工作也没很久,切换成本低。但是,他们也面临着许多无奈:
首先是超大的竞争压力。
一个头部在线教育大厂的 HR 告诉我们,这一波影响面极大,K12 相关的业务几近全盘覆灭,一个几万人的业务线都奔着 2/3 以上裁员;不少业务线是 HR 集中一天给员工办完离职,自己再给自己开掉。
这一轮真是没多少人能安然存活,也因此,这一波从教育行业出来的求职人士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他们将涌入各个行业,在存量的岗位中竞争机会。马上到来的金九银十,与其说是招聘旺季,不如说是一次竞争大考。
▲ Photo by hassan on Pixabay
再者,是薪资上的巨大落差。
在线教育的薪资一直都创造着行业“传说”,网红老师百万年薪的新闻不绝于耳,而 Michelle 就是他们中的一位。她刚毕业一两年,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凭着世界顶级名校教育专业的文凭,在招聘时被几家头部教育公司争抢,最后有一家给到了 100 多万的薪资。
“双减”公布后,她开始琢磨着找工作,却连连受挫。一两年的工作经验,哪怕有着好学校的背景,外头的薪资最多只能开到她原先的 1/3,市场并不认可她网红老师的履历。
到现在,她的简历还在招聘网站上挂着,预期薪资的数字依旧倔强 — 80 万,最次不能低于 60 万。
其实,不管是竞争大也好,还是薪资谈不拢也罢,年轻人终究有着最大的资本 — 年龄。
对于他们而言,这个行业震荡更多只是职场路上的一个试错期,他们还有时间去调整。如果能平和接受降薪且愿意学习的话,大概率还是有下家可以去。
▍中高管:不甘心,却尴尬
然而,相比于年轻的一线员工,有一部分人面临着真正的焦虑,甚至青黄不接的情况 — 这就是那些大厂、独角兽教育公司里的中高管们。
几周前的深夜,一个在教育公司做高管的朋友 A 找到我,说现在行情不妙了,让我看看能不能帮 TA 推点新机会。
就在几个月前,A 刚刚升职集团 VP,这些年一直顺风顺水,眼瞅着今年这公司快要有了上市的计划,新政里一条“学科类培训机构一律不得上市融资”的铁令让手里的期权几乎成了废纸,自己分管的业务也被迫优化,也到了不得不出去找工作的时候。
对于高管人群,找工作的难度远远难于一线员工。这两周里,我陆续引荐给 TA 一些机会,但结果却总不太理想 —
这位朋友本身第一学历背景一般,当时靠来得早跟着公司成长到了这个职位,这些年行业暴涨也一直也没有到市场上面试过,对外头的行情知之甚少,如今又赶上这个档口没啥前期准备就去面试,碰到了许多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
去大厂吧,这学历一关就给卡了,或者薪水和职级都大大缩水,人家觉得你不来也无所谓,反正现在教育行业都在找工作,条件更好的人多的是。
去创业公司吧,要么觉得 TA 太贵要不起,要么行业能力不匹配,要么觉得快 40 的年龄实在太大……总之,不想要你时,公司可以有很多理由。
年近 40,上有老下有小,俩孩子的国际学校花费不菲,虽然还未完全失业但是行业已风雨飘摇,换工作又要面对收入的锐减、生活水平的下降。这座山,对于 A 未免也太沉重了。
▲ Photo by Kilian M on Pexels
2
行业震荡下,
我们的职业真的安全么?
教培行业的震荡只是万千行业震荡中的一个缩影。
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刚毕业的年轻人,还是职场的中高管,都不可回避地要去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当下从事的职业真的足够安全么?
现实是,行业和职业都没有绝对的稳定,企业组织和业务变动、商业政策变化、国家层面的调整等等都会引发震荡。
蚂蚁金服、头条的延缓上市,滴滴最近的问题,K12 的全行业调整,无一不是,而这些不是个体可以掌控的。
那什么是可以掌控的?在我看来,有以下四点:
▍心态
这里,我不想老生常谈什么平静面对波折,而是想聊聊客观认知自己这个点。
自 2020 年疫情开始,在线教育进入突飞猛进,竞争越发白热化。过去的两年我们见证了许多在线教育行业的抢人大战,尤其是在一些互联网巨头入场后,薪资的泡沫被越抬越高。
泡沫最大的就是网课老师,像高中这样的热门年龄段,清北网校可以开到 200 万以上的年薪;产研也有泡沫,稍微有一些经验的产品经理动辄可以开到 100 万年薪,而这却比肩了许多在大厂核心项目里打磨多年的资深产品。
然而,资本的高歌总不能持久,在线教育的变形发展让我们看到了违背教育本质的畸形一面 — 把教学当做流量生意,不做老师而做带货高手,甚至衍生出诱骗类型的续约和销售等等等等,都昭示着这样的商业模式并非持久。
但是,身在其中的人并不清醒,尤其是一毕业就进来的年轻人。
于企业而言,他们是在做人才垄断战术,用资本解决问题,多垄住一个就避免对手多要一个,至于你这个人我能不能用好,能否在这里成长我并不关心。
而对于刚入职场的人,这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甚至于摧残人职业发展的行为。
他们一出来被不理智地抬到了一个高起点上,然后习惯了舒舒服服赚快钱,被行业养肥了,但也慢慢丧失了对自己客观的市场判断。
▲ 图片来自网络
前文提到的 Michelle,没有工作经验,凭着名校背景拿到了 100 万年薪的 offer,但是现在出去面试每次都铩羽而归。
她受不了其他领域公司对自己能力的质疑,也受不了其他公司基于她资历定下的薪水,但是在现在的行情下,任何教育行业出去的人都容易被压价,教育行业流出的人里完全不缺乏名校毕业生,没有她还有下一个。
她和其他一些同事还没有被裁员,面对这个现状纷纷选择不去找工作,姑且等着公司裁员给赔偿,毕竟 n+1 应该有吧,离开了这个平台哪儿都给不了他们满意的价格了。
至此,我想说,职场人不管在什么行业,在什么位置上,都要以一个相对客观的心态审视自己。这些年我常告诉自己,我的价值是市场判断的,而不是我现在在哪里什么 title(头衔),什么年薪就决定的。
社会、市场需求、人的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匹配度都是变量,不进则退。很多时候,你在一个平台进入舒适区了,会认为自己真的就是这么厉害,但是你是否真的敢走入市场去验证一下自己价值几何?
如果今天你抹去你公司的身份,抹去你前面所有的前缀,以你本人名义去推销个东西,有多少人会买账?
你今天写了一篇文章,做了一个公众号,有多少人真的会去阅读,或者成为愿意为你付费的对象?
当行业震荡或者平台坍塌时候,你曾经的价值是否会被挑战、质疑、压缩?
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和平台价值的关系,是艰难而必须去做的事情。
▍能力
这里我想说一个问题,很多人在公司待久了都容易慢慢成为一个企业的定制化人才。
定制化人才是个怎么回事儿?
经济发展同时带动了专业化分工,企业里的岗位也越发精细化了 — 比如早年间互联网公司一个产品经理可以 cover(覆盖)从产品设计到项目管理再到运营、商业化整个闭环,后来慢慢分裂出平台的、策略的、数据的、用户体验的等等。
这样的分工对企业大有好处。以前公司里头往往一个岗一个人包圆太多事儿,万一有了缺口,这业务就不转了;现在呢,岗位切分更细,人员流失带来的风险就分散掉了,整个企业也就能运作得更稳健。
然而,对于个体,这种精细化的分工也把人变成了货真价实的螺丝钉。这就有个风险 — 挪窝儿了,你这个零件还能不能转?
上面提到的高管 A 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七年下来,TA 从能力到思维已经完全被这家企业深度定制了,出去面试时候所有的能力经验都是围绕着做课,以及学生和老师。
那换到其他行业呢,不需要课程和老师了你还能做什么?
有什么沉淀下来的能力、思路可以用于其他行业?
这个事儿怎么破,我认为每个职场人都应该注重积累自己的底层能力。
底层能力并不一定是编程、设计、数据分析之类的实体技能,也可以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也可以是你软性的沟通、协作和管理。
▲ Photo by fauxels on Pexels
底层能力在我看来具备两个基本性质:足够长板,可迁移。
足够长板是指,你在某一项或者几项你的能力中具备专业度。
这里有一点,是否具备足够的专业度和工作时间长短没多大关系,禁锢在一个螺丝钉职能下十几年的人,始终机械性重复那点事情,真的到市场上也是竞争不过只工作几年,但是从 0 到 1 跟过核心项目落地的人。
可迁移,顾名思义,你能否将自己的能力快速应用到不同领域?
比如一个课程运营,能力是否局限在只能进行学生的社群拉新,这个运营能力是否可以快速放到知乎、抖音、小红书等等不同渠道?
这个运营的思维是否可以迁移到除了教育以外其他的行业?这个思维是否可以独立于教育行业,成为通用的,适用于不同规模生意的方法论?
每个人都在职场中,有的人不断被定制成企业机器里尺寸刚刚好的螺丝钉,有的人在让自己成为能够打开多扇门的万能钥匙,你想成为什么,完全由自己决定。
▍行业
前文中的 June 已经工作了四五年,从来没有离开过在线教育行业,这些年这个行业融资屡创新高,她从没有想过这个看上去这么稳的行业会有今天的动荡。
如果这个行业没了,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去一去呢?这件事儿她从没有思考过。
一个行业待久了,不少人的思维也会陷入定式,一提到换工作首先想到的是就是竞品公司跳一跳,行业上下游跳一跳,或者同一个行业不同分支跳一跳。
对于其他领域要么觉得切不进去,要么觉得太难不敢,要么觉得资源没法迁移有点浪费……久而久之,自己把自己固化在一个行业圈里,无论知识点还是眼界都变得狭窄了。
因此,我认为现在职场人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行业圈想问题,我们也许可以去把触角伸到其他行业,看看他们在发生什么,在玩什么,很多时候机会也由此发生了。
▲ 图片来自网络
比如我自己,虽然主业在互联网领域,但是涉猎过三四个其他领域,基本都是传统行业。
在我搞画室时候,我同步也在观察着线下实体生意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我在这个过程中常思考,这么传统的东西,我怎么能用互联网思维去优化其中的一些业务流程?
这不,又赶上疫情,生意不好做了,我前一段直接搞了一波画头像的生意,又去用了社交媒体的营销手段获客,如今已经接单子接到手软了。
我的合伙人没有什么这方面的经验背景,这一次也是非常高兴能有一份新的收入来源,本文不重点讨论这些无心插柳的生意,但是我想告诉大家的是这恰恰就是行业破圈、知识破圈中产生的其妙化学反应。
▍人脉
顺着行业,我们再来说说人脉。
吴青这边虽还未被裁员,但也忧心忡忡,他想找人帮忙内推,但认识的人盘出来要么大厂的教育线,要么在线独角兽公司,少数的一些来还是在他的那个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的前东家 — 曾经国内的头部互联网大厂之一。
他划着手机对着我苦笑:“嗨,这一个个自己都还朝不保夕呢,我还麻烦他们做什么呢?”
其实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有人脉,通讯录一翻也不少,但是大多数人的人脉可能还是在自己的行业、专业里,没有突破和打开自己的圈子。
试想吴青这样的情况,如果他在过往中积累一些不同行业的知识和人脉,新消费行业、企业服务行业、新能源造车行业等等,那情况或许就有所不同了。
如果再认识一些创投领域的朋友呢?是不是还能时不时交流一些更宏观的行业动向,甚至提前知道教育行业的风声,有一个更好的准备呢?
所以啊,我一直觉得这个人脉破圈,并不是说一定要交有钱有地位的朋友才是实现破圈,而是你的这个人脉是否帮助自己实现了一个视野和方向的开拓。
行业和人脉本身就是息息相关的,当你自己有心走出去的时候,自然会认识外面的人,当你认识外面的人的时候,自然也会引领你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当你的可能性变多了的时候,你的职场安全感自然提升了。
▲ Photo by GDJ on Pixabay
3
构建职场安全感,
我们应该怎么做?
那么,回归到每个个体,我们又如何去构建自己的职场安全感呢?
综合我个人的实践以及和身边前辈们的交流,有如下建议:
▍构建自己可迁移的底层能力
前文提及,底层能力的两个特点:足够长板、可迁移。发掘自己的底层能力可以让我们在面对不同项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时候沉着有序、快速切换。
底层能力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既往经历中沉淀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到以下几点:
在过往的经历中深度思考,有针对性地沉淀自己的思路和方法,而不是狗熊掰棒子做完就完了。
定期梳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发掘自己擅长的能力点后,有针对性地精深,拉升木板的高度; 可以通过不同的项目验证自己底层能力的可拓展性,让底层能真正的可迁移。
比如我的好朋友华哥,他是一位头部大厂的产品负责人,十年来在产品领域经历了数十个项目,但是不管大小,他都复盘和总结构建出了自己的产品思维体系。
后来当做到一定程度时候他开始切换行业,从 C 端到 B 端,从本土到海外,跨产业、跨文化都操作过了,这是真正构建了可以脱离平台和单一行业存在的底层能力。
▍保持破圈心态,持续开眼
如果我们把圈定义为一种局限,那么破圈就是一种不断打破内外界限的行动。
对于职场人,破圈主要是破能力圈、行业圈和人脉圈。
能力圈上,在企业岗位定制化的需求以外,我们可以去延展一些其他技能。
毕竟现在最值钱的是跨界人才,单一能力的 I 型人才、T 型人才已经逐渐淡出舞台,两条专业走路的 π 型人才是现在各大行业争夺的对象。
什么算 π 型?比如包包这样的产品营销人,懂产品技术也可以做营销策略,比如很多游戏公司高薪聘请的技术美术家,计算机专业 + 艺术素养造就了许多奇幻的图像;比如懂技术的大销售,云计算领域颇为抢手,这些都是需要延展能力圈才能达成的。
▲ 图片来自网络
那么哪些能力可以去延展呢?
可以基于兴趣,比如我有一个朋友就是一个街舞很棒的程序员,也因此后面开辟了街舞教师的副业;
也可以基于你现在所做职业的上下游,在工作中更容易去培养,比如我的合伙人李维思本身是个品牌总监,基于工作需要她去学习了设计、摄影等技能,而且发掘了其中兴趣,如今摄影的一些作品都被当做了商业画册的封面。
行业圈和人脉圈上,开眼学习,开放交流。
人类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来自于好奇心,工作可以聚焦在一个行业和细分,但并不代表我们要封闭和外界接触的窗口。
开眼看行业有很多途径,行研报告、付费商业社群、国内外的各种论坛等等。
我自己就通过一些高质量的付费社群和星球,链接到了实体、金融、媒体、海外资产配置等等非我工作相关领域的人脉,也因为他们打开了我很多副业生意的机会。这个话题,值得未来用一个文章具体讲一讲。
这里,多说一句,开眼的前提是尊重和真正的谦逊。
我特别想和互联网行业的朋友们说一句,虽然身在这个看上去领先、高待遇的行业,但是真的不要认为传统行业甚至你看着小的生意不值得一提。
因为生意没有贵贱,抓住市场需求且可持续的盈利模式才是根本,而任何我们认为高大上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根本上也是从传统模式演变的。
▍为自己开辟第二赛道,去平台化生存
当能力积累还有自己的人脉、行业涉猎到一定程度时候,我个人还是很提倡给自己开辟第二赛道的。
我定义的第二赛道是可以成长为终身职业的副业,而并非仅仅为了赚钱的小东小西,那个我更倾向于叫兼职。
在我看来,第二赛道并不是单纯为了去赚钱的,而是用来给自己的底层能力开拓出一些可能性。
以我自己为例,我个人的底层能力是产品营销,既往的工作一直在做技术产品的商业化,那么我过副业,把自己这个能力迁移到了三个行业 — 智能硬件出海、保险金融,以及我自己投资的实体画室。
如今尝试用自己既往成功迁移复制能力的知识来做帮助职场人破圈成长的自媒体 IP,如今收入管道也比较多元,不会出现一个行业震荡了自己无处安身的焦虑。
再有,也是最关键的,开辟第二赛道是一个小成本验证自己想法的入口。
对于很多职场人,在行业浸泡久了都会有一些小想法希望得到市场的验证,然而直接义无反顾地去创业是非常不现实的,因此通过副业来实践自己的商业想法,验证自己的 MVP(Minimum Viable Product,最简化可实行产品)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路径。
不要小瞧这个,很多伟大的事情都来自于第二赛道,比如最近奥运会女子自行车金牌那一位数学博士,就是凭借着自己的“第二职业”登顶了奥运会;再比如当年明月和刘慈欣,还有早期的海岩,无不是副业成名。
用你八小时外的时间,把你的想法延展成产品,想明白受众、模式,到市场去验证,跑出小闭环,没准斜杠成就的就是你。
▲ 安娜·基森霍费尔,图片来自网络
最后的最后我想说:
这个时代我们和企业的关系已经在发生变化。
在我们父母的时代,铁饭碗一辈子是常态;而如今的互联网行业,快速的组织变动,人员更新带来的是企业对人员培养缺乏更多动力,而人和企业的关系也变得越发松散。
过去的每个个体靠企业去培养,而现在的个体更多要靠自己去沉淀成长。
在这个被称为 VUCA(指不稳定、不确定、复杂、模糊的商业格局)时代的当下,什么变化都不奇怪。没有什么绝对安全的平台,能给自己安全感和底气的唯有自己。
怎么破?包包送你 16 字真言 — “调整心态,认清自己,保持学习,开辟赛道!”
当我们提前准备好这些时,无论遇到什么行业波动,都可以平静而坚定地说:
我不怕!
”- END -
工作前途渺茫,如何成功转型?
《小舍得》|内卷时代下,上岸其实是离岸
高琳:一个 70 后对 80、90、00 后说的掏心窝的话
各位读者们,一起在文末留言你的想法/故事吧!也欢迎点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呀。
因为公众号平台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你还想如常看到我们的文章,记得点一下在看和星标哦,期待每个清晨和“不端不装,有趣有梦”的你相遇 :)
点“阅读原文”,加入“奴隶社会”朋友圈,诺言社区。